• 尊龙凯时




  • 产品列表
    联系尊龙凯时
    地址 :扬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电话:0514-89791802
    传真:0514-89791802
    邮箱:1198078946@qq.com
    手机 :13921918928(苗先生)
    新闻中心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家电网呼吁再建一批特高压项目

    发布者:扬州市尊龙凯时电气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15/3/30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京宣布,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蒙西-天津南工程”)正式开工。

    业内人士指出 ,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要输电通道之一,蒙西-天津南工程将把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丰富的煤电和清洁的风电资源输送到河北 、北京和天津,对于推动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意义十分重大 。

    投资175亿元年拉动GDP增长56亿元

    蒙西-天津南工程是华北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内蒙古 、山西 、河北、天津4省市区 ,新建蒙西、晋北、北京西 、天津南4座特高压变电站,变电容量2400万千伏安 ,全线双回路架设,全长2×608公里 。工程总投资175亿元 ,于2015年1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计划于2016年建成投运 。

    据了解,蒙西-天津南工程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技术要求高 ,设备供货挑战大 。工程共需特高压主变24台、高抗24台、开关39间隔,装备的技术性能均要求达到国际同类装备最高水平,多条特高压工程同时建设也使设备供货面临压力。二是大件运输难度大,运输安全要求高。部分区域气候恶劣、地质复杂 ,大件运输难度大 ,蒙西站、晋北站地处黄土高原 ,公路运输路径达2000公里,桥梁涵洞加固改造难度大,运输安全要求高 。三是建设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线路路径制约因素多,交叉跨越多,拆迁量大,工程自然条件复杂,低温 、山地 、林区 、复杂地质特征突出,建设实施难度大,环保水保要求高。

    “蒙西-天津南工程建设虽需要克服多重挑战,但工程意义却极为重大。”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栾军介绍说 ,这是继“两交一直”工程(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 、宁东-浙江)核准开工后,第4条获得核准开工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要输电通道 ,对于促进蒙西与山西能源基地开发,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华北地区电网承载能力,满足京津冀地区用电需求 ,支撑国家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目标实现 ,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据投资估算,建设蒙西-天津南工程 ,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79亿元,直接带动电源投资约438亿元,可增加就业岗位1.2万个,每年拉动GDP增长56亿元,增加税收11亿元 ,将有利于持续拉动经济增长 ,将西部和北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蒙晋电力东送助力京津冀雾霾治理

    “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要输电通道,蒙西-天津南工程对于推动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意义重大。”栾军强调指出。

    据介绍,内蒙古 、山西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是建立大型煤电基地的首选。蒙西也是国家确定的9个大型风电基地之一 ,但当地风电消纳能力不足,迫切需要扩大消纳范围。目前,蒙西富余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 ,受输电能力 、走廊资源的限制,现有的500千伏输电通道已不能满足大规模电力外送需要。同时,为推动山西晋中、晋北的煤电、风电开发与联合外送 ,也亟须加快建设配套的大容量 、远距离输电通道。

    同时,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由于一次能源资源匮乏,土地和环保空间有限,电力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而且,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进一步控制煤电机组建设 ,大规模接受区外电力的要求极为迫切。预计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将新增负荷3840万千瓦,考虑在建和已获核准的电源后 ,新增区外受电需求将达到3000万千瓦 ,具备充足的市场空间消纳本工程的送入电力。蒙西-天津南工程与锡盟-山东等特高压交流工程形成互联,将有力支撑华北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构建,充分发挥特高压交流大容量、远距离、多落点和网络功能优势,大幅提高“西电东送”能力 ,有效缓解京津冀地区用电紧张局面 。

    “通过蒙西-天津南工程,将蒙西 、晋北丰富的煤电和清洁的风电送至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每年新增受电可达450亿千瓦时,有力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栾军介绍说 ,据测算 ,京津冀地区可减少当地煤炭消耗2016万吨 ,减排烟尘1.6万吨、二氧化硫9.9万吨、氮氧化物10.5万吨、二氧化碳3960万吨 。

    国家电网呼吁再启动建设一批特高压项目

    数据显示 ,目前 ,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压工程 ,在建“三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超过1.6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1.8亿千伏安(千瓦)  ,累计送电超过3000亿千瓦时 。依托大电网发展新能源 ,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已突破1.2亿千瓦,成为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 、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 。

    “特高压电网的资源综合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已经充分显现,特高压在大范围优化能源配置,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经济、清洁、高效发展等方面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栾军称,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 、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可以更安全 、更高效、更环保地配置能源,是实现能源资源集约开发、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有效解决雾霾问题的重要载体,更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解决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治本之策 ,也是我国抢占世界能源发展制高点 、带动电工装备业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

    “当前,亟须进一步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2014年5月 ,包括“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在内的12条重点输电通道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程投运后,可部分缓解东中部地区用电紧张状况。但是据研究表明,未来我国电力需求增长空间仍然较大,迫切需要再启动建设一批特高压工程,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尤其是保障东中部地区电力供应。另一方面,从能源输出地区来看,国家规划建设的西南水电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 、9个大型风电基地与东中部负荷中心距离一般在800-4000公里,而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输送电力的规模将越来越大,靠技改和扩建500千伏电网,无法适应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要求,必须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 。




  • XML地图